我省持續(xù)開展法律援助“惠民工程”
公共法律服務從均等普惠邁向便捷高效
我省持續(xù)開展法律援助“惠民工程”
公共法律服務從均等普惠邁向便捷高效
本報訊(記者楊文)連續(xù)5年在全國率先開展“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”(以下簡稱“惠民工程”),今年將繼續(xù)投入資金3553萬元。4月15日,記者從省司法廳獲悉,“惠民工程”通過全省117個縣(市、區(qū))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、1300余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,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,為特殊群體提供法律援助,不斷實現(xiàn)公共法律服務范圍覆蓋城鄉(xiāng),供給方式便捷高效。
“惠民工程”自2019年實施以來,曾多次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,工作內容主要在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的基礎上,聚焦農民工、殘疾人、困難職工等特殊群體法律服務需求,為特殊群體提供無償民事、刑事訴訟代理和刑事辯護等法律援助服務。截至今年初,已累計投入1.6億余元,組織4200余名專業(yè)法律服務人員,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224萬余人次,辦結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案件3.9萬余件,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大量法律問題,有效維護了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,預防減少了基層矛盾發(fā)生,受到群眾廣泛好評。
今年我省將繼續(xù)投入資金3553萬元,通過開展星級評定、提升信息化水平、加強品牌建設、開展延伸服務等舉措,全面推動“惠民工程”提檔升級?! ¢_展星級評定。對工作成效明顯、群眾認可的法律服務人員進行授星,授星情況將作為法律服務人員評先評優(yōu)的依據,同時探索授星法律服務人員值班補貼梯級模式,充分調動法律服務人員工作積極性。
提升信息化水平。完善管理系統(tǒng),升級“惠民工程”管理軟件,增加服務模塊,實時動態(tài)掌握全省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各類數據。利用數據庫信息,優(yōu)化法律服務人員庫,對法律服務人員進行動態(tài)管理,進優(yōu)退劣,提升法律服務水平。
加強品牌建設。挖掘工作亮點,總結創(chuàng)新做法,推廣先進經驗,樹立典型示范,加強宣傳推廣,講好“惠民工程”故事,打造山西司法行政服務民生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開展延伸服務。依托晉中市司法局開展“惠民工程”延伸服務試點,立足增強普法宣傳的針對性、提高風險預判的準確性、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的成功性三性目標,有效發(fā)揮“惠民工程”在建設法治社會和助力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。
山西日報、山西晚報、山西農民報、山西經濟日報、山西法制報、山西市場導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山西新聞網發(fā)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"山西新聞網-山西日報 "。
凡本網未注明"來源:山西新聞網(或山西新聞網——XXX報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