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首次發(fā)現野生“蛹蟲草”分布

山西新聞網>>政務頻道>>廳局工作

時 間
/
分 享
評 論


  本報訊(記者張麗媛)10月25日,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,近日山西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管理局科研人員與科研支撐團隊——山西省林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科研人員在保護區(qū)發(fā)現野生“蛹蟲草”分布,為我省首次發(fā)現野生“蛹蟲草”分布。
  蛹蟲草別名北冬蟲夏草、北蟲草、蛹草,為近危(NT)級別保護物種,是由子座(即草部分)與菌核(即蟲的尸體部分)兩部分組成的復合體。子座單個或數個從寄主頭部長出,有時從蟲體節(jié)部生出,橙黃色,高3—5厘米,頭部呈棒狀,長1—2厘米,粗3—5毫米,表面粗糙。蛹蟲草寄生于鱗翅目幼蟲的繭和蛹上,多出現于林地枯枝落葉層中。野生蛹蟲草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,在中國主要分布于云南、安徽等地,在我省首次發(fā)現分布。
  蛹蟲草富含蟲草素、蟲草多糖和蟲草酸即D-甘露醇。我國已將由蟲草素合成的治療白血病的新藥進入臨床試用,蟲草多糖是國際醫(yī)學公認的人體免疫增強劑,而蟲草酸即D-甘露醇則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基本藥物,具有清除自由基、擴張血管、降低血壓的作用。此次發(fā)現,不僅為保護區(qū)增添了一個新的物種,還為我省中藥材增加了一味珍貴名藥。

(責編:王丹)

山西日報、山西晚報、山西農民報、山西經濟日報、山西法制報、山西市場導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山西新聞網發(fā)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"山西新聞網-山西日報 "。

凡本網未注明"來源:山西新聞網(或山西新聞網——XXX報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